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以开放思维 高水平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

佛山日报  2018-05-08 11:11

[摘要] 以开放的思维,高水平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成为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关注的主题之一。佛山要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1 5 N”创新平台体系,就必须解放思想,以开放的胸怀、开放的思维来整合创新资源。 为此,佛山以“一环创新圈”规划建设引领创新发展。

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持续深入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开放的思维,高水平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成为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关注的主题之一。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作为引领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下佛山经济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就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轨道。佛山要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1+5+N”创新平台体系,就必须解放思想,以开放的胸怀、开放的思维来整合创新资源。对内,要加强市级统筹、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一环创新圈”聚集;对外,要以“一环创新圈”沟通对接广深科创走廊、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全球的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让“一环创新圈”成为佛山提升创新能力、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力的增长极。

本期虚拟圆桌嘉宾
顾耀辉
南海区区长

薛立伟
佛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周旭
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

柯宇威
顺德区杏坛镇党委书记

毛伟锋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

刘志
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

谭艳玲
南海区里水镇镇长

邓志东
三水区乐平镇镇长

陈小文
佛山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

黄琼
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发展研究所副主任

仇科欣
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

梁桂雄
三山新城建设局副局长

杨海东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

张旗康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

加强市级统筹规划高端创新平台
发展是要务,人才是资源,创新是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这个论断对佛山来说指导意义极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佛山制造业规模位居各大城市前列,但仍然存在制造业总体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等问题,其根源就在于高端创新平台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
为此,佛山以“一环创新圈”规划建设引领创新发展。要以“一环”沿线高端载体为节点,坚持市级统筹、规划引领,五区协调联动,加快推进创新资源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战略平台的建设。
那么,佛山该如何实现高水平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市委党校经济发展研究所副主任黄琼给出了两个关键词:“开放”“统筹”。黄琼认为,首先要科学布局,以“一环创新圈”的“东北环”为高水平科技创新环,重在创新研发,联系对接广州创新资源,融入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西南环”为智能制造环,重在创新转化,依托多式联运的物流系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临空临港产业。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建议成立“一环创新圈”管委会,提升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协调能力和水平。
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陈小文也认为,“一环创新圈”覆盖五区,其中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涉及禅城、南海和顺德三区五个镇(街),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关键是要尽量平衡处理好市、区、镇(街)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关系,焕发蕴藏于基层和民间的智慧与力量。
“一环创新圈”的建设需要五区联动,佛山五区各镇街亦希望,抓住此次发展机遇。
作为“一环创新圈”规划的五大平台之一,临空经济区正稳步推进。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仇科欣认为,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开发,需要加强市级科技创新资源对高明的倾斜,统筹全市涉及临空经济的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更多科技成果、创新人才、高端产业,打造的临空产业创新载体。
三水区乐平镇镇长邓志东建议,为了充分利用好连片发展空间优势,希望市级能够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结合南海、三水两区实际情况,集中进行资源统筹配置,促进两区土地、科创、项目、人才资源共享,推进跨区道路互联互通,将“一环创新圈”打造成为佛山的“产业命运共同体”。
面向国际招商集聚发展现代产业
要实现“一环创新圈”的高水平规划建设,必须牢牢坚持“发展是要务”。瞄准全球的创新资源,我市正举全市力量建设“一环创新圈”,去年以来,多个创新平台均迎来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日前召开的市委书记专题会议明确指出,要把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作为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倾力打造的“一环创新圈”重要创新极核。
从高空俯瞰,这片93平方公里土地跨越三个实力区、五个镇(街)。靠西边的奇槎片区是禅城的“东大门”,奇龙大桥-魁奇路东延线连接南海,广州南站;东边的南海三山新城,将建设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季华实验室; 南部的顺德汇聚了中欧中心、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以及世界五百强美的集团、碧桂园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毛伟锋表示,石湾将以奇槎片区为龙头,引领东平河创新产业带、中国陶谷加快融入“一环创新圈”建设,着力提升石湾科技创新水平。要将奇槎片区打造成为高标准的现代化国际社区。落实智慧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等先进规划概念,建设国际学校、体育中心、人才住房、医疗中心、公园等为高端创新产业服务的城市配套资源。
三山新城作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佛山对接广深创新走廊的重要板块。三山新城建设局副局长梁桂雄表示,目前已落户或有意向的项目包括深圳、上海等地的上市或拟上市企业,以及行业领先的创新创业项目、产业孵化基地等,如华为数谷、本来生活网、安齿生物等已基本确定落户。
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是“一环创新圈”五个重要平台之一。南海区里水镇镇长谭艳玲表示,目前,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完成1500亩的土地储备,园区的各项规划也在不断编制完善中,产业园启动区已储备了若干个电子信息技术前沿的优质项目。其中,广东新材料国际创新产业园一期已引入30多家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团队,二期载体建设项目也正式签约启动。去年12月,包括中华液晶城广佛智造中心在内的六大项目签约进驻国际创新产业园,总投资额超50亿元。今年,翔海LCM液晶面板制造项目首期也落户广东新材料国际创新产业园,计划投资额10亿元。
南三产业合作区亦有新进展。邓志东介绍,目前,南三产业合作区已经引进了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中美科创园等项目; 正与独角兽孵化器——PNP洽谈合作打造孵化器;正在筹备美国、加拿大等海外招商办事处挂牌工作。接下来,乐平将加大制造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资源,引入龙头项目,助力提升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在全市创新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根据市、区部署,杏坛是佛山创建军民融合示范区的核心区,顺德区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表示,随着各类高精尖技术的引入,杏坛将抓住机会对产业进行升级,推动军转民、民参军的新兴产业落户杏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引入园区军工项目特点,适时出台鼓励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形成军民融合企业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区,培育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硬科技”产业链,形成龙头产业。
联手海内外机构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是动力。为实现“一环创新圈”的高水平建设,佛山提出了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市正加快建设季华实验室,力争实现实验室和国内外一流高校培育引进零的突破。
佛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薛立伟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市科技局今年将争取在支持现有2547家高新技术企业做优做强的同时,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并用3~5年时间,培育若干家独角兽企业和一批“瞪羚企业”。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等有效措施,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建立研发机构,努力实现全市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50%的目标。
按照我市的规划,以广佛创新同城、“一环创新圈”等多个重大规划为引领,季华实验室将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南海要以季华实验室落地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全区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季华实验室落户南海,将为南海衔接起高端资源,带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南海将做好服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季华实验室。
在“一环创新圈”的发展引领下,佛山五区各镇街纷纷推出系列举措,推动创新发展。
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志诚表示,禅城张槎将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建设,全面对接广深创新走廊,依托粤港澳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聚适合张槎发展的高、新、尖海内外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引导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院所支撑”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
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周旭表示,北滘将以“一环创新圈”对接广深科技走廊战略步伐,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围绕“智造+设计”打造创新链,推动工业设计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培育军民融合新产业集群,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园、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围绕优势企业延伸招商链,立足美的、碧桂园两大龙头企业发展需求,拓宽库卡等重点科技招商项目的产业外延。
仇科欣也表示,高明将充分利用一环西拓的机遇,深度融合西江新城的发展规划,打造高端创新集聚区,加强统筹,高起点规划,探索创新管理体系,加速集聚人才,以万方智慧城为核心区域,打造高明(中科院)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结合临空经济区的开发,做精做强高端产业园区,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引进、培育高端产业,打造高明经济新增长点。
以开放胸怀广纳全球英才
佛山要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离不开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人才将成要素。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表示,在当前的竞争体系下,任何地方都缺人才,佛山要思考有什么魅力吸引人才集聚,与时俱进制定人才政策。不仅是高端人才,现在紧缺的产业工人群体也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完善各个层次的人才战略体系。
薛立伟表示,为更好吸引人才落户,在落实好市人才新政“23条”的同时,科技系统将用好市、区两级财政5亿元,按照“三个舍得(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要求,至少引进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团队40个,促进“研发团队—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制造—投资”的全产业链移植,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圈。
北滘将搭建政企联动平台建强人才链。周旭表示,对标广深,北滘将深化与高端人才资源平台的交流合作,承接龙头企业人才溢出,探索政企协同引才模式,擦亮“北滘菁英荟”等创新人才品牌,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禅城张槎将构建人才育成体系。刘志诚表示,张槎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佛科院、弘视通讯等资源,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人才及团队;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培养一批“大城工匠”和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技术工人;此外,深化人才服务,联动商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提升引才、用才、留才工作效能。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则建议,广工大研究院作为一个面向智能装备的创新载体,可以为佛山打造“一环创新圈”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杨海东透露,目前研究院已建成4大创新创业平台,引进200多名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80多个高端创业团队,孵化80多家技术研发型企业。为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机器人培训中心目前已经培养了七八百名机器人操作、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今年的目标是2000人。
今年,研究院将重点打造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中心。该中心联合20多家半导体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成立实体公司,开展独立运营,并吸引了两位院士和6位千人计划专家参与指导。在中心建设中,研究院也将在半导体封装技术和装备研发、高精密检测技术方面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为企业解决半导体装备研发共性技术难题,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